网站首页 / 聚焦

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建设展示| 颍上县黄桥镇:传承文化根脉 铺染道德底色

阅读次数:7430 信息来源: 颍上县文明办 发布时间:2020-11-30
[字体:  ]

黄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以传统文化铺染道德底色,聚焦群众需求、契合百姓口味,激发实践所站的服务功能、互助功能与聚心功能,着力提升居民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有力推进乡镇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20200510黄桥镇精神文明表彰大会——表彰好媳妇好婆婆.jpg

黄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召开精神文明创建表彰大会

弘扬优秀文化,传播党的声音聚民心。一是突出传统文化的滋养熏陶。注重从历史文化中找传承,充分利用“管鲍之交”发源地的区位优势,仔细甄选传统文化经典中引起群众共鸣的内容,以故事、漫画等形式绘制成会说话的“文化墙”,讲述“礼义廉耻”传统小故事,引导教育群众友好互信相处,打造一道道德育好风景。二是注重先进文化的时代洗礼。紧扣文明实践思想主题,紧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载体,找准与群众产生共鸣的契合点,梳理了62个志愿服务项目作为供群众“点餐”的菜单,采用“理论+身边故事”“理论+文艺表演”“理论+农技培训”等形式,组织镇文化、教育、科技、卫生、法律等8支志愿服务队把讲堂搬到街头巷尾、村民小组、田间地头、扶贫夜校,分类组织开展“举旗帜·送理论”等理论宣讲类活动210多场次、教育服务类250多场次、文化服务类300多场次、科技科普服务150多场次、健身体育服务类180多场次,参与群众超过5万人次。三是增添乡土文化的活动魅力。全镇的文明实践所(站)吸纳了100多名有识、有能、有志之士成为文明实践志愿者,打造了一支常驻群众身边的志愿服务队伍,坚持节庆文艺活动不间断,使优秀文化回归农村,让乡贤文化润泽乡里。民间艺人创作出了《精准扶贫》《移风易俗》《扫黑除恶》等50多个具有时代特色的作品,义务为群众演出,优秀代表曩道成的快板书还被安徽电视台采访报道,阜阳日报记者两次采访了牛庙村花鼓灯艺术团,还有张庄村广场舞蹈志愿服务队等等,常年活跃在群众周边,让群众在乡里乡音里受到熏陶、感悟文明。

2019年10月22日瓜蒌地旁用快板书宣传扶贫政策.png

黄桥镇民间志愿者曩道成在田间地头宣传扶贫政策

坚持以德树人,化风成俗润万家。一是制订村规民约以“明德”。组织群众代表研讨制定、完善各村村规民约。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禁赌禁毒会、道德评议会、民主议事会、村嫂理事会“五会”组织作用,引导广大群众移风易俗、摒弃陈规陋习。通过“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扶正祛邪、扬善惩恶。二是开展道德评比以“立德”。分类组织开展“黄桥好人”、“好婆婆好媳妇”、“平安家庭”等系列评比活动,让良好家风、传统美德在互评互议、互比互学、互相监督中得到广泛传播。黄桥镇现有3名“中国好人”,5名“安徽好人”,3名阜阳市道德模范。三是广泛宣传引导以“弘德”。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平台,精心组织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六进”巡讲报告,把先进典型宣传到一线。

20201109张庄村开展村嫂专题夜话.JPG

黄桥镇张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村嫂专题夜话”,听取村嫂对环境治理的意见

践行志愿精神,注重融入助力发展。一是转化为工作推手。坚持把文明实践建设工作融入“脱贫攻坚”“扫黑除恶”“环境整治”等乡镇的中心工作和阶段性重点任务中去,深挖农村环境中厚植的人文元素和民俗风情,通过宣传、示范、引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二是转化为服务推力。将文明实践融入群众生产生活之中,将群众的评价结果作为各志愿服务队评优争先的依据,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2020年春,疫情防控期间,志愿者有序对进出村人员和车辆进行严格管控和登记。镇文明之光志愿服务队和曩道成、曩道志组成的“道成志聚”爱心团队,发挥公益组织的引领作用,积极为群众志愿服务,多年来为民办实事好事近万件,带动了更多的人参与到文明实践的队伍中来。三是转化为形象提升。黄桥镇的文明实践工作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国家、省市县媒体也多次报道黄桥镇先进人物事迹,2019年暑假开展的“七彩假期”文化志愿服务培训活动在《安徽新闻联播》进行了报道,“温暖旅客行”志愿服务项目在全县优秀志愿服务项目评比表彰中获得二等奖,“黄桥好人评选”、“微宣讲”等文明实践活动在群众中获得了普遍赞誉,有力的塑造了黄桥的文明形象。

志愿者在车站帮扶年迈老人.png

    黄桥镇文明之光志愿者常年在黄桥火车站开展“e站学雷锋  旅客安全送”志愿服务项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