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道德建设

“阜阳好人”吴家玲:农家女26年的坚守与奉献

阅读次数:3284 信息作者: 闫小玉 发布时间:2016-11-14
[字体:  ]

吴家玲,女,1966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颍上县黄桥镇张庄村人,阜阳市爱心公益志愿者协会会员。
事迹简介:26年前,带着纯真走进了这个家,婚后不久,她悉心照料了重症卧床不起的婆婆26年至今。当公公患癌症时,她又忙前忙后照料了整整6年,为兄弟情同手足,对公婆倾情关爱。近年来,她支持丈夫参与公益事业,关爱了80多个留守儿童,180多位寡老人,关爱了76位贫困家庭,关爱了九位抗战老兵,救助两位白血病患者,两位肾病重症者,点燃生命之火。她家曾被评为颍上县五好家庭,颍上县平安家庭示范户。
二十六年来,吴家玲用柔弱的双肩撑起整个家,为了悉心照料婆婆,放弃了当人民教师的机会,无怨无悔,任劳任怨,她用坚强和善良诠释着仁爱大孝,实践着自己美丽的情感人生。
正文-------孝心之举,惊四邻
吴家玲是一位难得的孝顺媳妇,婚前,她曾向丈夫表白,今后她待公婆一定向待自己的父母一样,她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婚后不久,她便同丈夫一起早出晚归跑货车,干农活,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她和公婆相处的非常和睦,从没有红过脸,她白天忙忙碌碌,晚上还要给全家人洗衣服,婆婆逢人便夸,俺取到好媳妇,她带俺比亲闺女还亲呀!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福祸,1991年3月,婆婆患病瘫痪在床,弟弟妹妹外出打工了只有她一个人在家伺候,婆婆卧床不起的26年中,她每天照顾婆婆日常起居,帮婆婆穿衣,洗衣,刷牙洗脸,喂饭,喝汤,坚持为婆婆洗澡,梳头,理发,捏背,端尿盆,每天都把婆婆的房间打扫的干干净净,衣服叠的整整齐齐,被褥勤洗勤换,夏季炎热的傍晚,她总是先给婆婆的房间点燃蚊香,寒冷的冬天,她先把婆婆床上的电热毯开好,把暖水袋放在老人的脚前。她在家每天除了家务,就是考虑婆婆的一日三餐吃什么、怎么样做她会爱吃、会更有营养,不但要变着花样做好吃的,做好了还要给婆婆一口一口的喂,侍候婆婆吃饭。每当为婆婆做完一系列的护理,她都会累得满头大汗,浑身酸痛。为婆婆的身体能够好转,无论多忙多累,她都要扶婆婆在房子里练习走路。每当看到儿媳为自己忙得得汗流浃背时,婆婆都会心疼的让她歇一歇。为了让婆婆过得舒心,她买了一台收音机放在婆婆床头,让她清寂解闷。每每看到婆婆和公公幸福的笑脸,她就比什么都高兴,也不觉得累了。
1994年3月,吴家玲的公公从村里拿回一张民办教师名额,想让她当一名老师,今后生活有保障!这对于农家女来说,是跳农门的好机会,但是,她对公公说:爸!当老师是我多年的梦想,如今机会来了,我求之不得,但是娘病成这样,你工作忙,孩子他爸还在外地开车,娘怎么办?谁来照顾?还是把这次当教师的机会给文化程度高的吧!最后,吴家玲放弃了当人民教师的机会.
2011年2月,吴家玲的公公患食道癌,心情十分低落,她无数次的劝说开导公公,咱不怕花钱,倾家荡产也要把你送到全国最好的医院医救治;在她的劝说下,公公的心情有所好转,与是她在家侍候婆婆,让丈夫带着公公数次到南京军区医院医治;在她的悉心照料下,公公现在身体很健康。
就这样她日复一日,悉心照料婆婆26年,照料公公6年。自1990年她嫁到这家起,至今已26年,为照顾卧病在床的婆婆,结婚以来,吴家玲很少回娘家,偶尔去一趟也总是来去匆匆,每次看着母亲恋恋不舍的表情,她的心中就有说不出的愧疚,但惦记着在家中需要照顾的婆婆,她还是义无反顾回到婆婆身边,任劳任怨,从不言弃。
热心公益,人间春风。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吴家玲却用行动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她用26年的辛勤付出,换来了一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同时,她唤醒了无数的爱心人士走向关爱孤寡老人,关爱留守儿童,关爱贫困家庭的爱心队伍中…….
2015年3月,颍上县黄桥镇牛庙村九岁白血病患者高佳怡生命垂危,她的爷爷患心脏病,高佳怡面临无钱治病的绝境,当看到阜阳好人陈华田同几位爱心人士为高佳怡四处奔走募捐时,她劝丈夫也加入募捐,组织救人的行列,如今她的丈夫也成为阜阳市爱心公益志愿者协会颍上县分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黄桥镇文明之光志愿者服务队队长,先后在阜阳市师范学院、阜阳市清河广场参与关爱200多位贫困留守学生。在颍上县黄桥镇江口镇、古城镇、陈桥镇、迪沟镇、三十铺镇开展贫困助学,关爱孤寡老人。一年多来,在颍上县共关爱贫困留守学生80多名,关爱了76位贫困家庭,130多位孤寡老人。如今她全家都成为爱心协会会员。她的爱心仍在继续………
行孝道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源远流传的美好情愿人生,如日月星辰永远闪耀着永恒不灭的光芒!吴家玲做为一位农家女,共产党员,二十六年来,近万个日日夜夜,她用爱心书写血浓于水的亲情,爱无言,孝无声,她用最朴实的行动,传承中华德孝,点亮人世间最耀眼的道德明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